适合二年级演讲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家里供养着三千名门客。这些门客被分为上、中、下三等,等级不同,待遇也有差异。
上等门客每天都能吃到山珍海味,出门还有车马相随;中等门客则只能吃到鱼和蔬菜;而下等门客就只能吃些蔬菜。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带了一个名叫冯谖的人来见他。
孟尝君询问朋友的意见,朋友回答说冯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才能。
孟尝君听了之后并没有特别关注冯谖,而家中的仆人们看到主人对冯谖不重视,便把他当作下等门客来对待。
冯谖心中不满,经常抱怨想要离开。
孟尝君得知后,将冯谖提升为上等门客,并赠送了礼物给他的母亲,以此表达对冯谖的重视。
冯谖感激孟尝君的恩情,决心要报答他。
后来,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收债。
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宣布免除债务,以此赢得了民心,为孟尝君树立了“仁义”的形象。
当孟尝君被齐王免职后回到薛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他。
冯谖提醒孟尝君,一个兔子需要多个藏身之处才能避免危险,而孟尝君如今只有薛地一个据点,处境危险。
冯谖建议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以增加安全保障。
在宗庙建成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他有三个藏身之处,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高枕无忧”,用来形容在事情准备充分后,可以安心无忧。
二年级成语故事演讲稿30字
谢灵运才高八斗的典故出自南朝,这位文人雅士喜欢游山玩水,创作诗文,深受文帝喜爱。他曾自豪地说,天下文才共有十斗,曹植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其他人加起来也才一斗。
而“目瞪口呆”这个表达惊讶的词,则来源于西汉初年。
当时韩信被封为齐王,丞相萧何担心他权力过大,便和樊哙商量对策。
樊哙一番吹嘘后,韩信吓得目瞪口呆,但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李煜的“雕栏玉砌”描绘了他沉迷诗词、不理朝政的南唐生活。
宋朝攻灭南唐后,李煜被俘,虽被封为违命侯,但仍写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诗句,抒发对往昔的怀念和悲伤。
“笑容可掬”这个形容笑容满面的成语,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事。
马谡守街亭失败后,司马懿率军进攻西城。
诸葛亮无兵可派,却镇定自若地打开城门,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有埋伏,率军撤退。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退兵后,赵云才急忙回来解围。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三国,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继续辅佐阿斗处理军政事务。
他积极准备北伐,甚至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写下《后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成语故事演讲稿100字
1 . 在三国鼎立时期,刘备征服蜀地,创立蜀汉。他离世后,儿子刘禅继位,亦被称为“刘阿斗”。
刘禅缺乏治理能力,随着能臣的离世,公元2 6 3 年,蜀汉被魏国所灭。
刘禅归降后,魏王曹髦赐予他有名无实的“安乐公”封号,并迫使他迁往魏国都城许昌。
曹髦虽身居王位,实则大权旁落,由司马昭掌握。
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地歌舞表演给刘禅观看,随从们因思故国而哀伤,而刘禅却对司马昭表示:“在此地甚乐,不念蜀国。
”此故事衍生的成语“乐不思蜀”用以形容那些沉溺于现状,乐而忘本的人。
2 . 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那里居民行走姿态优雅。
燕国有一少年不远千里至邯郸,立志模仿当地人走路。
他观察模仿,却不久便感到吃力,走姿越发不自然,最终不仅未能学会,连自身原有的步态也忘了,只得爬回燕国。
邯郸学步,意指盲目模仿他人,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3 . 战国时期,楚国有商人到郑国售卖珠宝,用优质木材制成盒子,加以香料熏烤,并雕刻玫瑰花图案,镶嵌宝石,使得盒子精致非凡,内藏一颗珍贵的珍珠。
有买主被盒子吸引,买下后却取出珍珠归还,只带走盒子。
买椟还珠,比喻舍本逐末,或取舍不当。
4 . 明代唐伯虎生于江南一富商家庭,年轻时游手好闲,后因朋友规劝潜心苦读。
1 6 岁考中秀才第一名,2 9 岁在南京乡试中得解元。
然而,因乡试试题泄露事件,唐伯虎被牵连,不仅失去解元,还入狱。
出狱后,他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后为宁王朱宸濠聘为幕僚,发现宁王有反意后,便假装疯狂,得以返回家中,过上了以文会友、以画为生的日子。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犯下严重错误,成为终身遗憾。
5 . 乡间一人失斧,疑是邻人儿子所盗,便暗中观察其言行,越看越像盗斧者。
后发现斧子遗忘山谷,邻人儿子非盗。
疑邻盗斧,形容无端猜疑他人。
6 .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均为学问大家。
进士杨时为求学问,辞去官职,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
程颢去世后,杨时仍志在学业,前往洛阳拜程颐为师。
一日,杨时与友游酢拜访程颐,恰逢程颐闭目养神,两人不畏风雪,静候一旁,直至程颐醒来,惊讶于二人未离去。
程门立雪,形容对师尊的尊敬和求学的虔诚。
7 . 春秋时,楚国有养山基善射,百发百中。
一次射柳叶,连中数箭,技艺令人赞叹,遂有“百发百中”之称。
此成语形容射击技术高超,或比喻计划有把握。
8 . 春秋时,宋国一农夫嫌庄稼生长缓慢,竟拔苗助长,结果禾苗皆枯死。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9 . 古时放牛娃王冕聪明,善画荷花,画技高超。
他不慕名利,闭门读书作画。
官府请他作画,他虽推辞不得,但仍专心于艺术。
慢条斯理,形容做事不急不躁,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