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读huo还是he
"温和"一词在汉语中发音为"wēnhé",其内涵涵盖了非严苛、非粗暴的特质;表达了平和而非剧烈、激动的状态;描述了既不寒冷也不炎热的气候;以及物体所提供的适宜的温暖感。该词汇的近义词包括柔顺、温和、随和、平和、理性、缓和、和善、温暖、和暖、文雅、宁静、和顺、和气、温暖、温馨、善良、温厚、温馨、仁慈、温和、温润、和悦、和气等。
相对而言,其反义词则包括威严、急躁、狂野、粗鲁、剧烈、粗暴、偏激、寒冷、凶猛、猛烈、激烈、严厉、浮躁、强烈、严峻、严酷、残酷、猛烈、暴躁、粗暴等。
温和与柔和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差异 1 . 温和:此词源于汉语,读音为wēnhé,其含义涵盖了非严厉、非粗暴的特质,以及平和、不剧烈的属性。它描述气候适中,不冷不热,亦指物体温度适中,让人感觉舒适。
2 . 柔和:此词表示温和、温柔或柔软,常用来形容性情温和。
二、来源差异 1 . 温和:元胡祗遹在《一半儿·四景》中提到:“被儿底梦难成,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冷。
” 2 . 柔和:《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有记载:“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三、扩展释义 1 . 温顺;温和:宋代苏轼在《温陶君传》中提到:“其为人柔和,有以塞谗人之口故也。
” 2 . 安抚使之和乐:《国语·晋语四》中提到:“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
” 3 . 安定平和:宋代叶适在《上孝宗皇帝札子》中指出:“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无事。
” 4 . 柔软,软和: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建康俗尚》中描述:“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柔和,百度百科——温和
温和读音
温和的发音为“wēnhé”。以下为基于温和一词的例句,分别应用于描述气候和态度:
1 . 在课堂中,老师那柔和的眼神让我们倍感温馨。
2 . 大熊猫性情温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 . 昆明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4 . 他以温和的言辞抚慰着母亲的心情。
5 . 奶奶对待我总是那么和蔼可亲。
6 . 妈妈以柔和的目光关照着我与妹妹。
7 . 李老师言谈举止温和,从未对我们发怒。
8 . 清明时节,气候宜人,湿润的气息中草木生机勃勃。
9 . 赵老师对学生态度和善。
1 0. 老师罕见地展现出了严厉的一面,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1 1 . 您留下的饭菜依旧温暖,快享用吧! 1 2 . 渐渐地,我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平和气息。
1 3 . 她性格温和,但在面对问题时颇具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
1 4 . 气候之所以温和,得益于西方的暖流。
1 5 . 他的话语看似温和,实则与她立场对立。
1 6 . 冬日的阳光或许微弱,或许柔和,却能温暖严寒。
1 7 . 雨季转短,天气时而温和,时而激烈。
1 8 . 父亲脸上洋溢着和善的微笑。
关于“温和”的扩展资料:汉语词汇“温和”读作“wēnhé”,意指不严厉、不粗暴,形容平和、不猛烈、不激烈的状态。
它也指气候适中,既不冷也不热。
此外,它还描述物体温度适中,给人以舒适感。
以下是“温和”的同义词及其解释:温和(wēnhé)——温柔(wenróu)——温顺(wēnshùn)。
在形容性情、态度、言语等时,温和意味着不严厉、不粗暴,让人感到亲切。
例如:她总是微笑着,态度温和。
温柔(wenróu)和温和(wēnhé)类似,多用于形容女性,如:在这个世界上,她最舍不得的是她温柔一生的伴侣。
南风拂过,温柔的河水泛起涟漪,山野间一片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