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负背薪火四个字的成语
1 . 坚守险地,顽强抵抗 2 . 如芒在背,备受压力 【解释】“负”指倚靠,“隅”指山角或偏僻处。意指依靠险峻的地形进行顽强的反抗。
如释重负什么意思
“如释重负”比喻卸下重压后的畅快感觉。该成语的拼音为【rúshìzhòngfù】,源自《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其同义词包括轻装上阵、悠然自得,而反义词则有千钧重负、牛马之劳、泰山压顶。
相关典故发生在鲁昭公时期,昭公继位后,国政大权实际操纵于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位权臣手中,尤其是季孙宿的权力最为显赫。
昭公不务正业,沉溺于享乐,对国家事务置若罔闻。
在生母丧葬期间,昭公依旧谈笑风生,外出狩猎,这使得他愈发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羁多次直言进谏,希望昭公加强王室势力,以防政权落入他人之手。
昭公未采纳其建议,仍旧我行我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公逐渐意识到季孙宿等三卿势力日益膨胀,对他构成了严重威胁。
于是,昭公在朝臣中寻找反对三卿的势力,企图打击他们。
季孙宿去世后,其孙意如继任执政。
大夫公若、郈孙、藏孙因与季孙意如有矛盾,密谋除掉季孙氏,并与昭公长子公为商议此事。
公为同意此计,回宫后与弟弟们商议,认为昭公必对季孙氏专权心生怨恨,故建议昭公铲除季孙氏。
昭公得知郈孙、藏孙与季孙氏有矛盾,欣然召见二人,欲共同除掉季孙氏。
随后,昭公又召见子家羁,告知其密谋。
然而,子家羁坚决反对,认为此举可能导致昭公背负无法洗刷的罪名。
昭公怒斥其离去,但子家羁表示自己已洞悉此事,不愿离开宫中,以免泄露消息。
此后,子家羁便在宫中居住。
同年秋季,叔孙豹因事离开都城,将家事委托家臣管理。
昭公认为这是良机,便派郈孙、藏孙率军包围季孙氏府第。
季孙意如无法集结军队反击,也无法得到叔孙豹的支援,只能固守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