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
好的,以下是用不同方式重写的文章,保持原意不变,但语气更随机和专业:一、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画蛇的时候给蛇加上脚。
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做了多余的事情,结果非但没有带来好处,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的情况。
有时候,它也用来比喻那些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事实的行为。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战国策·齐策二》,原文是:“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翻译过来就是:“蛇本来就没有脚,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脚呢?”
二、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庄稼一棵棵拔起来,帮助它们生长。
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的情况。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先秦·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过来就是:“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
三、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自己的言行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先秦·韩非子的《韩非子·难一》,原文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
四、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的情况。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汉·刘向的《战国策·楚策》,原文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翻译过来就是:“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
”
五、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情况。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先秦·韩非子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是:“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翻译过来就是:“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点缀(它),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
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