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头盖脸的拼音
拼音,简单来说,就是把普通话音节拆解成声母、介母、韵母,然后快速连贯地把它们拼在一起,并加上声调,最终读出一个完整的音节。汉语拼音其实是中国的一个汉字拉丁化方案,这个方案是在1 9 5 5 年到1 9 5 7 年期间,由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并制定出来的。
汉语拼音的用处挺多的:
1 . 给汉字注音:从1 9 5 8 年秋季开始,全国的小学语文课本就采用了汉语拼音来给汉字注音。
之后,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还有各种通俗读物、扫盲课本等等,也都开始使用汉语拼音注音。
2 . 教学普通话:自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后,很多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陆续问世,这极大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3 . 字典、词典的注音和排序,还有书刊的索引。
比如7 5 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就是采用汉语拼音来进行排序的,每一篇条目都标注了汉语拼音。
4 . 汉语拼音还作为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
像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等,这些民族都采用了与汉语拼音字母形式一致的字母。
拼音拼读规则顺口溜是什么?
拼音拼读技巧的小诀窍:声母要轻快,韵母要响亮,两音碰到一起就快速拼合。如果声母、介母、韵母三个部分连在一起,那就节奏要快,发音要流畅。
对于三音节,也可以用类似两拼的方法,把声母和介母当作一个单元,紧接着和韵母拼读。
补充说明一下,直呼音节是一种直接读出整个音节的方法,不需要逐个拼读。
具体有三种技巧:一是支架法,就是先做好声母的口型,然后快速地把声母和韵母连起来,一起发出音节;二是暗拼急读法,适合初学者,先在心里把音节拼好,然后快速读出来;三是整体认读法,就像认汉字一样,直接认读每个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