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4字成语100个?
好的,这是改写后的版本:1 . 南辕北辙:形容目标与行动方向完全背离。
源自《战国策·魏策四》,像是要去楚国却选择向北行进一样。
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带有贬义色彩,常作宾语或定语。
2 .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描绘了偷钟的人怕声音惊动别人,便用手捂住自己耳朵的场景。
比喻试图自我欺骗,明明无法掩盖的事实却假装看不见。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带有贬义,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3 . 亡羊补牢:字面意思是羊丢了才去修补羊圈,但这样做还不算晚。
引申为在遭受损失或犯错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尚能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源自《战国策·楚策》,含有“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可作主语、谓语或宾语,通常不含贬义。
4 . 买椟还珠: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卖珍珠,郑国买主被漂亮的盒子吸引,只肯要盒子不要珍珠的故事。
比喻取舍不当,缺乏鉴赏力,只重外表而忽略内在价值。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一个连动式成语,可用于书面语,作谓语、宾语或定语。
5 . 井底之蛙:用来形容见识短浅的人,就像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空。
源自《庄子·秋水》,原文指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即因其生活环境局限而无法理解更广阔的事物。
这是一个偏正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并含有贬义。
40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你知道多些就说多些,我急用)
1 . 阅读有裨益:读书总是能带来正面效果。2 . 越俎代庖:过分操劳,结果弄巧成拙。
3 . 多疑生事:过于敏感,自己吓唬自己。
4 . 助人为乐:在他人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
5 . 依书不依事:过分依赖书本知识,忽视现实。
6 . 视野局限:视野狭窄,缺乏远见。
7 . 恒心可成:持之以恒,终能成就大事。
8 . 贻笑大方:在专家面前炫耀技艺。
9 . 盲目自信:自欺欺人,固执己见。
1 0. 鱼目混珠:缺乏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
1 1 . 痛定思痛:发现问题后及时补救。
1 2 . 本末倒置:选择不当,舍本逐末。
1 3 . 对牛弹琴:对不识抬举的人费口舌。
1 4 . 画龙点睛:关键时刻一笔添彩,使作品完整。
1 5 . 自相矛盾:言行不一,自相冲突。
1 6 . 草尽兔亡:能力用尽,再无余力。
1 7 . 坐以待毙:不思进取,被动等待。
1 8 . 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照旧行事。
1 9 . 借力打力:依靠他人势力欺凌他人。
2 0. 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假装喜欢。
2 1 . 引蛇出洞:提出不成熟的想法或作品,激发他人更佳表现。
2 2 . 事与愿违: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
2 3 . 目光短浅:见识有限,缺乏广度。
2 4 . 无谓忧虑: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2 5 . 第三者受益:在他人争执中意外获利。
2 6 . 自以为是:自负且轻视他人。
2 7 . 模仿失真:模仿过度,失去了原本的优势。
2 8 . 盲目自信:自欺欺人,不听取他人意见。
2 9 .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标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