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踽踽独行,沆瀣一气,醍醐灌顶,犄角旮旯,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娉婷袅娜是什么读音
茕茕孑立【qióngqióngjiélì】、踽踽独行【jǔjǔdúxíng】、沆瀣一气【hàngxièyīqì】、醍醐灌顶【tíhúguàndǐng】、犄角旮旯【jījiǎogālá】;绵绵瓜瓞【miánmiánguādié】、奉为圭臬【fèngwéiguīniè】、龙行龘龘【lóngxíngdádá】、娉婷袅娜【pīngtíngniǎonuó】。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十分孤单。
这个词汇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原文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意思是,没有近亲相助,家中又没有仆人照应,只能独自一人,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踽踽独行,形容孤零零地独自行走,非常孤独。
这个词汇来源于《诗经·唐风·杕杜》,原文是“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意思是,独自行走确实孤独,路上不是没有其他人,但是还不如和同胞兄弟一起亲近。
沆瀣一气,原本是指气味相投的人结成同盟,后来演变为形容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这个词汇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原文是“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意思是,在唐僖宗乾符二年,崔瀣考中进士,而主考官是崔沆,于是有人戏称他们为“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比喻他们师生二人如同夜间的水汽和雾气一样紧密相连。
醍醐灌顶,形容听了高明的意见,深受启发。
这个词汇的典故来自于佛教,意思是喝了醍醐(一种奶酪)后,可以清凉头脑,醒神益智。
后来用来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如同清凉的醍醐浇在头上,让人豁然开朗。
犄角旮旯,形容地方偏僻狭小,荒凉破败。
这个词汇中的“犄角”指的是牛羊等动物的角,“旮旯”指的是角落。
连在一起就是形容地方如同牛羊的角一样偏僻,荒凉破败。
绵绵瓜瓞,形容子孙众多,后代绵延不绝。
这个词汇出自《诗经·大雅·绵》,原文是“绵绵瓜瓞,旨矣黄鸟。
”意思是,瓜藤绵延不绝,就像黄鸟一样美好。
后来用来比喻子孙众多,后代绵延不绝。
奉为圭臬,形容把某种事物当作准则或典范。
这个词汇中的“圭”是一种古代的玉器,“臬”是一种古代的测量仪器。
连在一起就是形容把某种事物当作准则或典范。
龙行龘龘,形容龙行进时的威武气势。
这个词汇中的“龘龘”是形容龙行进时的声音。
连在一起就是形容龙行进时的威武气势。
娉婷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这个词汇中的“娉婷”和“袅娜”都是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的词语。
连在一起就是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茕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茕这个字读作qióng,声母是q,韵母是iong,发音时声调为第二声。从字形上看,茕由卂(xùn)和省略了吕的营(繁体)组成,其中卂表示形,营省吕的部分则表示声,同时这个字形也暗示了回环的意思。
此外,茕还有另一个写法,即惸,这个字形的左边是忄,右边是qióng,与茕的读音相同。
茕的本意是指鸟儿盘旋疾飞的样子。
在现代汉语中,茕常用来形容没有兄弟姐妹、孤独无依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茕独,同时也引申出了忧愁的含义。
茕字的词组有: 1 、茕弱(qióngruò):形容孤苦且身体瘦弱的人。
2 、茕茕(qióngqióng):形容忧愁思念的样子,或是孤独无依的样子。
3 、茕子(qiónɡzǐ):指孤儿,没有父母依靠的孩子。
4 、茕鳏(qióngguān):原指寡妇和鳏夫,后来泛指孤独无依的人。
5 、茕疚(qióngjiù):指因为孤独一人而感到的痛苦和悲伤,常被单身或没有朋友的人用来表达自怨自艾的情绪,或是哀怨自己不被理解的心境。
6 、茕迷(qióngmí):形容孤独且感到迷茫的状态。
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分别应该怎麽读,什麽意思
茕茕孑立,发音为qióngqióngjiélì,用来描绘那种孤立无援、极度孤寂的状态。其中,“茕茕”代表孤寂之态,“孑”字则表达了孤独之意。
该成语用以形容人独自一人,缺乏依靠,倍感孤单。
与之相似的表达还有“孤苦伶仃”、“举目无亲”等。
反义词包括“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等。
踽踽独行,读作jǔjǔdúxíng,描述的是一个人孤独地漫步,显得异常孤寂。
其中,“踽踽”描绘了孤独的身影。
如徐迟在《歌德巴赫猜想》中描述的:“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形人。
”洛夫在《血的再版——悼亡母诗》中也提及:“向一声声激越清朗而听不懂的晚钟,踽踽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