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跋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序和跋?

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序文,称为“赠序”,它通常是离别时的赠言,充满了对亲友的赞誉、推崇和鼓励。
跋则是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之后的文体,用以表达对作品的补充说明。
序和跋,作为阐述作品意图的文体,同样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
在现代,位于书籍开头的称为序(或叙),它可能被称作序言、前言、题记、弁言或引言等。
而位于书籍末尾的则被称为跋,有时也称作后序、后记、题跋或跋尾等。
通常,序文会对书籍的宗旨、目的和创作动机进行概括性说明,而跋文则更加自由,常常是作者随感而发,或抒发情感,或进行考证,或发表议论,篇幅可长可短,风格多样。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序文最初并非置于书籍的开头,而是放在结尾部分。
例如,《史记》的最后一卷就是《太史公自序》。
这种书序位置的变迁与古代书籍的载体和装帧形式的变化有关。
在简册竹媒时代,书籍多以单篇形式存在,装订不固定,因此序文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但随着书籍变为册页形式,篇章的顺序在装订时就已经确定,单篇阅读变得困难,因此序文逐渐被移至书末。
这种调整大约发生在北宋时期,如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和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都明确标有“后序”字样,表明在南宋之后,序文通常不再置于书后。
这一变化也是从竹媒时代向纸媒时代过渡的结果。
书法经典《兰亭序》流传至今,而兰亭雅集的诗作也成了应景之作。
孙过庭的《书谱》实际上也是一篇序文,尽管正文未曾流传,但宋徽宗赵佶在《书谱》前用瘦金体书写的“唐孙过庭书谱序”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书法美学开创性作品的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的跋和序条目。

序和跋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词儿,主要区别体现在俩方面:一个是时间上的先后,一个是上的侧重。

首先说时间,序,这玩意儿在古代,原本是跟在书后面的,后来也不知道咋的,就挪到书前面去了。
而跋呢,一直就安安稳稳地待在书、文章或者画作的后面。

再说,序呢,通常就是说明一下这书的宗旨、目的和为啥写的,对全书做个大概的介绍。
跋就灵活多了,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抒点情、议点论啥的。

文章推荐

数字吉利话成语
数字吉利话成语

谁知道各个数字1到10的吉利成语?好的,这是一份改写后的版本,保留了原意,但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气更灵活自然:祝愿您旅途顺利,如同风帆般一帆风顺;生活如意,有双龙为您带来吉祥戏珠之喜;运势旺盛,享受三星高照的庇佑;财运亨通,实现四喜临门的美好愿景;福气绵长,与五福同寿共享安康;事业顺遂,体验六六大顺

浮一什么意思
浮一什么意思

‘当浮一大白’什么意思?当浮一大白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在说应该举杯畅饮,把杯子倒满,大口喝下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成语:首先,从字面上看,“当浮一大白”就是指应该浮起一大杯酒来喝。这里的“浮”可以理解为把酒杯斟满的动作,“一大白”则强调了饮酒的数量和畅饮的豪情。所以,这个成语常

居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居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居无何的居是什么意思“居无何”这个短语里的“居”,其实指的是一段不长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没过多久”的意思。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用来连接先后发生的事情,强调两件事发生得很紧密,中间没隔多久。这个短语源自古汉语,在当时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达方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居”代表时间的

什么什么满园成语四字
什么什么满园成语四字

什么满园的成语满园春色,汉语成语,发音为chūnsèmǎnyuán,意指园中尽是春日风光。此语亦作“春意盎然”。源自《游园不值》一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该成语以主谓结构呈现,可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以描绘春意盎然的景象。同义词包括春笋勃发、百花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