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笔画田字格

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田字格

1 . 对于那个点,它的起始点在中点左上角,紧挨着横虚线,而结束点则靠近横虚线的中点。
2 . 竖钩的话,是从上半格的竖虚线正中间开始,沿着竖直线向下走,到达下半格的竖虚线正中间,然后再往左上方提笔,形成钩状。
3 . 竖画呢,起始点在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的地方,向下穿过横虚线,笔直地写到底,结束点在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的地方。
4 . 竖撇的写法跟竖画一样,但是穿过横虚线之后,笔势向左下方倾斜,最终落在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的地方。
5 . 小横的起笔点跟竖画相同,但是笔势是从笔画的中心点开始,紧贴横虚线,写一条短横。
6 . 横折是从竖画的起笔点开始,向右写横画,左右两边长度差不多,右边的折笔处比起笔处高一点,折笔后结束点在横虚线上。
7 . 另一个横,起始点在左半格中间稍微偏下的位置,向右写横画,穿过竖虚线,结束点在右半格中间,结束点比起始点高一点点。
8 . 最后一个横,起始点在左半格横虚线中间稍微偏右偏上的位置,紧贴横虚线向右写横画,穿过竖虚线,结束点在右半格横虚线中间稍微偏左偏上的位置,结束点也比起始点高一点点。

28个基本笔画田字格写法

田字格中2 8 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如下:1 . 横画需保持水平。
2 . 竖画应垂直书写。
3 . 撇画应自然流畅。
4 . 捺画应粗细有致。
5 . 点画在字中如同眼睛,至关重要。
6 . 提画起笔重,渐轻至尖。
7 . 竖钩起笔竖直,至钩处稍停,左上钩出,钩部宜短。
8 . 弧弯钩起笔轻,由轻至重,右下弧弯,至钩处顿笔左上钩出。
9 . 戈钩起笔重,右下弧直,至钩处向上钩出。
1 0. 卧钩起笔轻,先向右下。
1 1 . 竖弯先写短竖,再向右水平写短横。
1 2 . 竖弯钩在竖弯基础上,收笔向上钩出,笔画较竖弯长。
1 3 . 竖提先写竖,至适处顿笔右上斜提。
1 4 . 横钩先写横,至钩处顿笔左下轻快钩出。
1 5 . 横折先写横,至折处顿笔折下写竖。
1 6 . 横折钩先写横,顿笔后折下。
1 7 . 横撇先写横,顿笔后左下写撇。
1 8 . 撇折先写撇,顿笔后右上写提。
1 9 . 撇点先写撇,顿笔后右下写长点。
2 0. 横折弯钩先写横,折右下写竖,再右转写横,至钩处顿笔向上钩出。
2 1 . 竖折先写竖,顿笔后右写横。
2 2 . 竖折折钩先写竖,顿笔后右写横,再左下写竖钩。
2 3 . 横折提先写横,顿笔后折下写竖,再右上写斜提。
2 4 . 横折折撇先写横,顿笔后左下写撇,不出尖。
2 5 . 横撇弯钩先写横,转折处顿笔后写撇,接着写小弯钩。
2 6 . 横折折折钩先写横,右端稍高,顿笔后左下写撇,再右写横,再左下写弯钩。
2 7 . 横折弯先写横,顿笔后折下写竖,再右转写横。
2 8 . 竖折先写斜竖,顿笔后右写横,再左下撇出,出尖。

文章推荐

繁体字义和羲的区别在哪
繁体字义和羲的区别在哪

仙剑4中是羲和剑还是义和剑羲和剑,读音为“xīhéjiàn”,易与“义”字的繁体混淆,注意二者区分,“义”字繁体下方为“我”。羲和,一为帝俊之妻,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位于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其中有一位名叫羲和的女子,正沐浴于甘渊之中。她是帝俊的妻子,孕育了十个太阳。此外,羲和

期在古义是什么意思
期在古义是什么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古今异义词有哪些?一、古今词汇差异解析:1.“去”字古意为离去,现代则常用于表示前往或到达。2.“委”古代表抛弃或放弃,而现代则更多指代委屈或委托。3.“顾”古时意味着回头看,现在则通常与照顾有关。4.“期”在古代用来指约定,而现代更多指日期。5.“引”古意为拉扯,现在

二年级生字组词造句大全上册
二年级生字组词造句大全上册

二年级上册第16课生字带组词二年级上册第16课主要教授了16个生字及其组词,具体包括:乐、足、热、舞、青、汗、边、细、叶、民、挂、故、陪、洋、瓜。乐字的组词有:快乐、乐园、欢乐、音乐、愉快、笑乐、欢乐果等。足字的组词有:脚足、足迹、足球、充足、足够、足料、足以等。热字的组词有:热情、热爱、热

脆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脆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脆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成语中,以“脆”字开头的成语仅有“脆而不坚”一例:该成语描绘了一种现象,即表面看似强大或完美无瑕,实际上却缺乏实质与坚固性,仅仅徒有其表。此成语源自“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的表述,旨在凸显外表与内在不相匹配的情形。在应用上,该成语适用于描述物品、建筑物、规划或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