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有关的典故成语

源自马援的三个成语

马援年轻那会儿,家里条件不太好,曾在北地放羊,他常跟朋友们说:“大丈夫立下的志向,穷的时候就该更坚定,老了就该更有精神。
”这话的意思是,越是困境,越要意志坚定;越是年老,越要保持活力。

堆米成山的故事发生在刘秀准备攻打隗嚣的时候。
刘秀找马援了解情况,马援分析说:“隗嚣的军队内部已经动摇,我们进攻必定能获胜。
”他还用米堆成山川形状,指着给刘秀看地形,说明进军路线,分析得清清楚楚,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三维军事地图。
刘秀听完,说:“敌人就在我眼前了!”
马革裹尸是马援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公元4 4 年,他对朋友孟冀说:“现在乌桓、匈奴还在北方边境搞事,我想自己去征讨。
男儿汉就应该战死在边疆,用马皮包裹尸体回家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女人孩子手里呢?”孟冀表示赞同:“是啊!做烈士就该这样!”
后来(公元4 9 年),马援在征讨武陵时,染上瘟疫去世,确实实现了“马革裹尸”的誓言。

薏苡明珠讲的是马援的故事,成语很多,最出名的就是“马革裹尸”,最能体现他的人生气概,而“薏苡明珠”则成了他人生最后让人深思的插曲。
马援在交州时常用薏苡仁(薏米)来吃,觉得它对身体好,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交州的薏苡仁个大又好,马援回朝时特意带了一车薏苡籽,准备种。
但朝中有些权贵却以为他车里装的是私藏的明珠等宝物。
马援死后,监军梁松嫉妒他,上书诬陷马援搜刮了好多珍宝,结果马援背上了污名。

马革裹尸成语典故

东汉初期,马援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朝廷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平定南方叛乱的过程中表现突出,威名远扬。
公元4 1 年,刘秀皇帝赐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马援一直非常关心国家的安危。
一次,当他在京师接受同乡的祝贺时,孟翼对他大加赞扬。
但马援并不领情,他拿西汉的路博德为例,说明自己的封赏已经超过了实际战功,担心这种赏赐与贡献不符的情况不会持久。
他更希望得到的是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虚意的奉承。
马援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愿意担任先锋官,再次投身战场,甚至表示愿意“马革裹尸”,不希望安逸地度过余生。
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孟翼,后者真心实意地赞叹他是真正的男子汉。
马援的实际行动力很快得到验证,当匈奴和乌桓入侵时,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主动请缨。
面对光武帝的顾虑,马援展示了高超的骑术,证明自己依然宝刀未老,最终获得了皇帝的批准。
不幸的是,马援的英勇无法挽回他的命运。
在征伐武陵和五溪蛮族的战役中,他在壶头山遭遇了困难,疾病和艰苦的环境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
马援的一生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他的壮志最终以“马革裹尸”的悲壮方式实现。
扩展资料:中国成语“马革裹尸”意为用马皮包裹尸体,体现了军人英勇牺牲的精神,这一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其反义词为“临阵脱逃”,并且与相关的诗词和文章有所关联。

文章推荐

身陷囹圄的拼音怎么读
身陷囹圄的拼音怎么读

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方迟的意思很多过错其实都是由小事慢慢发展起来的,等到最后被困住才后悔也来不及了。人的心里都有个容易冲动的部分,就像常说的那样冲动会带来灾祸,不少错误就是在冲动的时候犯下的,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在麻烦中脱身。这提醒我们得增强法律意识,注意自我约束,努力做个守规矩的人

含有比喻的词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有比喻的词四字成语有哪些

求两个含有比喻词的成语1.勇猛如狼虎:比喻气势磅礴,凶猛无畏。2.妩媚如花玉:形容女子容貌秀丽,宛如花中珍品。3.前途璀璨如锦:预示未来光明美好,常用于祝福。4.渴望如饥渴:形容迫切需求,如同饥饿或口渴般急切。5.情深似胶漆:比喻感情深厚,如同胶和漆般难以分离,常用于形容夫妻间的恩爱。

教室造句二年级下册
教室造句二年级下册

我一进教室就听到什么二年级刚踏入教室,耳边便传来各种声响。比如,同学们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张老师在讲台上宣布:“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教室里一片喧哗;细碎的交谈声不绝于耳;广播里播报着下午要举办跳蚤市场的消息;一阵嘈杂声掠过耳际;还有同学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当然,也不乏他们在

浑身造句二年级上册语文
浑身造句二年级上册语文

浑身造句他完成马拉松赛事后,全身布满汗水,却难掩脸上的胜利喜悦。遭遇挑战时,他全身洋溢着不屈的斗志,决心战胜一切挑战。侦察兵小李浑身充满勇气,屡次潜入敌后搜集关键情报。她浑身洋溢着高雅的气质,令人忍不住多加注目。孩童们在雪地中尽情玩耍,全身覆盖着洁白的雪花,却依然乐在其中。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