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用于中国人名时能否读 xī?
“茜”字用在人名里,读xī和qiàn都行。你完全可以坚持自己名字里的“茜”读xī。
就算你学长觉得该读qiàn,就算十个带“茜”字的名字有九个读qiàn,只要你自己说读xī,他就得尊重你的读法。
现行法律似乎没规定不能选自己姓名中字的特定读音。
虽然咱们国家不像日本那样可以随便给名字取怪读音,但多音字的话,选个常用规范读音用用没问题。
原则上,你什么名字都能取(包括艺名、笔名),但上身份证得用规范汉字。
以前有人取名叫“赵C”,结果没法办二代身份证,跟公安局折腾了好几年,最后还是改了名。
这里要注意个事儿:身份证只记汉字,不记读音(日本也是这么回事)。
但办护照时,得定下每个字的读音,因为护照上姓名要写拉丁字母(汉语拼音)。
这时候你要是瞎写本来没有的读音,比如汉字是“张”,在拼音栏非要填“JIANG”,估计可能办不下来。
不过说回“茜”字,“qiàn”和“xī”都是《新华字典》里头的规范读音。
你是名字的主人,从这两个音里选一个,完全没问题。
茜在人名可以读xi吗
茜字有两种发音,分别是qiàn和xī。在中国,如果用茜字做名字,通常读作qiàn。
下面是一些关于茜字的解释:
基本释义
qiàn: 1 . 一种像鲜血一样的红色,比如“染茜”、“茜红”、“茜罗”、“茜裙”、“茜纱”等。
2 . 指一种植物,叫做茜草,有药用价值。
xī: 常用于翻译外国人名,比如“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
详细释义
qiàn(名词): 1 . 茜是一种草本植物,学名Rubiacordifolia,在《说文》中被称为“茅蒐”,也叫“蒨”。
《史记》里有“若千亩巵茜”的记载,徐广解释说它又名红蓝,花可以染布,呈黄色。
2 . 这种植物是多年生的,茎方形,带刺,叶子四片轮生,形状像卵形或心脏形,有叶柄,花色淡黄白,果实球形,成熟时变黑,可以食用,根部可以用来做染料或入药。
qiàn(形容词): 1 . 指大红色,比如“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出自李商隐的诗)。
2 . 相关词语:如“茜纱”(红纱)、“茜衫”(红衣)、“茜红”(绛红色)、“茜罗”(红丝织品)、“茜裙”(红裙子)、“茜绶”(红印绶,比喻官职)。
3 . 形容鲜艳、鲜明,比如“茜练”(鲜明貌)、“茜绚”(鲜丽)、“茜璨”(鲜亮)、“茜茜”(鲜亮)。
4 . 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如“茜茜”(草茂)、“茜蔚”(草木繁盛)。
qiàn(动词): 1 . 染红,比如“谁家茜草茜的,也会落色来”(出自《醒世姻缘传》)。
xī: 另见上述外国人名用法。
茜,在人名中念qian还是xi?
《新华字典》(2 004 年第1 0版)在解释“茜”(xī)时提到,这个字“多用于人名”,但也补充说,“人名中也有读qiàn的”。那么,“茜”在人名中到底该怎么读呢?虽然“也”字在这里有补充说明的意思,似乎让人以为“茜”在人名中读“xī”的可能性更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汉族人的姓名中,“茜”通常读作“qiàn”。
读作“xī”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出现在音译的外国人名中,比如“Nancy”被音译为“南茜”,“茜”是对应第二个音节[si]的翻译;还有译制片《茜茜公主》里的“茜”读作“xī”,这同样是英文片名《Sissi》中音节[si]的对应翻译。
关于这一点,《辞海》(1 9 7 9 年9 月第一版)有明确的解释:茜一qiàn①草名,见“茜草”。
②茜草根可以作大红色染料,因即以指大红色。
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女儿茜裙新。
”二xī译音字,多用于人名。
《说文解字注》:“茜,仓见切”。
“xī”作为“茜”的读音是后起的。
由此可见,“茜”读“xī”时主要用于音译外来人名。
当然,“茜”的这两种读音在用于人名时,既有明确的分工,也有密切的联系。
无论是“茜”(xī)还是“茜”(qiàn),都主要用于女性人名中。
茜草根可以作大红色染料,“茜”便可借指大红色。
而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女性形象,比如《红楼梦》中怡红院、悼红轩的得名便源于此。
另外,“茜”、“蒨”为异体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 9 9 3 年7 月修订版)中,“蒨”的第一个义项即为:“同‘茜’。
一种多年生蔓草。
”《辞海》(1 9 7 9 年9 月第一版)还解释了“蒨蒨”一词:“鲜艳貌。
杨载《遣兴偶作》诗:‘春蔬茂前畦,蒨蒨有颜色。
’”因此,“茜”又可引申为“鲜艳、艳丽”之义,这无疑也适于表现女子形象的美好可爱。
“茜”(qiàn)字多用于女性人名中,这与它的语义内涵密不可分。
读“xī”时,“茜”(qiàn)的引申意义保留其中,这是采用使用频率不高的“茜”做译音字的重要原因。
“茜”用于人名时,确实存在“内外之别”,作为权威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最好能把这种使用上的具体差别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