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意思是什么_出处及解释
聊聊“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句话,它到底啥意思?孔子为啥会这么说?这话语出自何处?咱们这就来捋一捋这番话的详细含义和来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首先,得知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是孔子老先生说的。
孔子,这位生于公元前5 5 1 年、卒于公元前4 7 9 年的鲁国人,是咱们中国古代响当当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鼻祖,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那么,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后生”就是指年纪轻轻的人,“可畏”就是说不应该小瞧他们,因为这些人将来可能会有大出息。
“焉知”就是怎么知道,“来者”就是指这些年轻人将来。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年轻人正当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提升自己,他们的潜力巨大,谁又能断定他们将来会不如现在的我们呢?
紧跟着这句话的,还有一句:“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这话的意思是,要是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什么值得敬畏的了。
最后,咱们来谈谈出处。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是先秦时期的一本无名氏著作。
至于“后生可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的有“大器晚成”、“少年老成”、“后来居上”,反的有“乳臭未干”、“少不更事”、“乳臭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