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和疑义的区别
1 . "疑义"和"异议"这两个词,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含义和具体用法。2 . "异议"通常用来形容有多个不同的结论或者观点同时存在的情况。
3 . 而"疑义"则是指那些难以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或现象。
4 . "疑义"这个词,通常表达的是一种含糊不明的意思,或者是让人感到困惑的事情;而"异议"则更侧重于表达不同的看法或者反对性的言论。
5 . "异议"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耿弇传》中,当时提到了“四方异议”。
6 . "疑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东观汉记·张纯传》中,当时提到了关于“疑义”的咨询。
7 . 在实际使用中,这两个词经常被搞混,但实际上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
8 . 比如在法律领域,如果法官对某个案件的判决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一种"异议"。
9 . 但是,如果案件中有一些可疑的地方,或者逻辑上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就属于"疑义"。
1 0. 需要注意的是,"疑义"这个词,并不会被误写成"疑议",因为实际上并没有"疑议"这个词语。
1 1 . 同样的,"异议"也不应该被误写成"异义",因为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是完全不同的。
异议和疑义的区别
1 . 关于“异议”与“疑义”,两者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异议”主要是指对于某个事物或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或立场;而“疑义”则更多表达的是对事物不够了解或者存在疑问的状态。
2 . 在使用范畴上,“异议”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尤其在法律领域,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若对判决持有不同意见,便可以提出异议。
相对而言,“疑义”通常只用于一般性的语境中。
参考资料: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躬掎禄曰:‘臣为国家计几先,谋将然……臣与禄异议,未可同日语也。
“【示例】唐&1 6 0;韩愈&1 6 0;《论淮西事宜状》:“当今之世,则人人异议,以惑陛下之听。
”参见“异义”。
【出处】《唐律·断狱·疑罪》:“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
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者,得为异议。
议不得过三。
”&1 6 0;长孙无忌&1 6 0;等疏议:“即疑狱,谓狱有所疑,法官执见不同,议律论情,各申异见,得为异议,听作异同……如丞相以下,通判者五人,大理卿以下五人,如此同判者多,不可各为异议,故云议不得过三。
”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阙,每有疑义,辄以访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晋陶潜《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
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尔雅》为上古之书,确无疑义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