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笔画名称有哪些?
笔画构成可以概括为两大块:一是基础笔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笔,包括点、横、竖、撇、捺和提这六种;二是衍生笔画,也就是复合笔画或折笔,具体有横折、横撇、横钩、横折钩、横折提、横折弯、横折折、横斜钩、横折弯钩、横撇弯钩、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横折折折、竖提、竖折、竖钩、竖弯、竖弯钩、竖折撇、竖折折、竖折折钩、撇点、撇折、斜钩、弯钩和卧钩,一共二十六种。关于笔画的分类,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比较粗略的,比如按照“永字八法”将笔画分为八类,或者按照“札字法”分为五类。
另一种则是比较细致的,通常是将笔画分为基础笔画和派生笔画这两大类。
基础笔画,也就是平笔,指的是书写时笔画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而派生笔画,也就是复合笔画或折笔,则是在书写过程中笔画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些分类依据主要参考的是印刷体中的主流字体,如宋体、楷体等。
相关标准可参考《GB1 3 000.1 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更多也可查阅百度百科的“笔画”词条。
汉字基本笔画有哪八种?
咱们平时写字用到的那些基础笔画,基本上就那么八种,分别是点、横、竖、撇、捺、提、折和钩,这八种笔画也被称作“永字八法”。关于永字八法的具体,其实是一种讲解正楷点画如何运笔的方法,因为它主要以“永”字为例,所以得名。
对于永字八法的来源,过去有三种说法,一是张旭的说法,记载在《墨池编》里;二是僧智永的说法,见于《书苑菁华》;三是蔡邕、王羲之的说法,载于李溥光《雪庵八法》。
在永字八法中,点被称作“侧”,运笔时要侧锋切入,铺开笔毫均匀行笔,收笔时要有力;横画叫“勒”,应该逆锋下笔,然后缓慢离开、快速收回,不能简单地顺锋平划;直笔称为“努”,不宜过于笔直,否则显得僵硬无神,所以要在直中带曲;钩被称作“趯”,需要驻锋提笔,突然挑起,这样力量才能集中在笔尖;仰横叫“策”,力道要放在起笔处,而真正发力则在笔画末端;长撇称为“掠”,起笔同直画,出锋时要稍粗,力量要送到尽头,否则容易显得轻飘;短撇叫“啄”,落笔向左出锋,要快而有力;捺笔称为“磔”,应该逆锋轻落笔,转折时铺开笔毫缓慢行进,到末端收笔,重在含蓄。
后来,“八法”这两个字也被用来代指书法。
简单来说,永字八法就是中国传统的八种汉字基本笔画,而“永”字的八个笔画分别代表了书法中笔画的要领,即“侧(点)、勒(横)、努(竖)、趯(钩)、策(提)、掠(撇)、啄(右短撇)、磔(捺)”,这些在诸宗元所著的《中国书学浅说》中有比较清晰的解释。
24个笔画顺序表是怎么样的?
关于汉字笔画的构成和分类,这里有一个基础的说明。笔画是汉字最小的书写单位。
依据2 001 年教育部与语委联合发布的《GB1 3 000.1 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针对印刷楷体汉字,通常将笔画细分出3 2 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类不包括“〇、&1 3 1 2 7 3 ;、乁、&1 3 9 2 8 3 ;、&1 3 7 6 8 1 ;、&1 3 1 5 01 ;、&1 5 8 6 1 7 ;、&1 3 1 9 1 5 ;”等特殊符号以及韩国汉字和和制汉字。
这3 2 种笔画中,包括了六种基本笔画,也被称为平笔,分别是: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1 2 7 5 1 ;)和提(&1 2 7 3 6 ;)。
另外,还有2 6 种派生笔画,或称为复合笔画,即折笔,它们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具体包括横折(&1 3 1 2 7 7 ;)、横撇(&1 2 7 4 3 ;、フ)、横钩(乛)、横折钩(&5 9 4 1 6 ;、&1 3 1 2 7 6 ;)、横折提(&1 2 7 4 6 ;)、横折弯(&1 2 7 4 9 ;)、横折折(&1 2 7 4 1 ;)、横斜钩(&1 1 9 08 ;)、横折弯钩(&1 2 7 4 4 ;)、横撇弯钩(&1 2 7 4 8 ;)、横折折撇(&1 2 7 4 7 ;)、横折折折钩(&1 3 1 3 4 2 ;)、横折折折(&1 2 7 5 0;);竖提(&1 3 1 3 4 0;)、竖折(&1 3 1 2 7 4 ;)、竖钩(亅)、竖弯(&1 2 7 4 0;)、竖弯钩(乚)、竖折撇(ㄣ)、竖折折(&1 3 1 2 8 1 ;)、竖折折钩(&1 2 7 4 5 ;)、撇点(&1 3 9 2 4 0;)、撇折(&1 3 1 2 7 5 ;)、斜钩(&1 2 7 3 8 ;)、弯钩(&1 2 7 3 7 ;)、卧钩(&1 2 7 3 9 ;)。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刷宋体中,卧钩(&1 2 7 3 9 ;)的形态通常表现为竖弯钩(乚)。
此外,在笔画分类上还存在一些变通情况,比如横斜钩(&1 1 9 08 ;)有时会被归入横折弯钩(&1 2 7 4 4 ;、乙)的范畴,竖折折(&1 3 1 2 8 1 ;)可能被归类到竖折撇(ㄣ),横折折(&1 2 7 4 1 ;)有时被视为横折弯(&1 2 7 4 9 ;)的一部分,而卧钩(&1 2 7 3 9 ;)也有时被归入斜钩(&1 2 7 3 8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