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语言中:if(i%2)是什么意思
在C语言编程的世界里,表达式i%2 就像个小小的数学魔术师,专门负责计算变量i除以2 后留下的“小尾巴”。这里的“%”可不是普通的小数点,它是个神奇的取余运算符,聪明地告诉我们余数是多少。
当这个表达式被巧妙地用在if语句里时,它就变身成了一个奇偶检测器,帮我们判断i是奇数还是偶数。
比如说,如果i除以2 后余数为1 ,也就是i%2 ==1 ,那么这个表达式就变成了真,意味着i是个不折不扣的奇数。
反过来,如果余数为0,表示i能被2 整除,那么表达式就变成了假,i就是个标准的偶数。
举个例子,假设有个整数变量x,它的值为1 1 ,我们运行x%2 ,得到的余数是1 ,因为1 1 除以2 确实留下了1 这时候,如果我们用if语句来检查x%2 ==1 ,条件成立,程序就会乖乖地执行if语句块里的代码。
但如果我们把x的值改成1 2 ,再运行x%2 ,结果变成了0,表示1 2 是个偶数。
所以,if语句并不会执行if语句块里的代码。
这种取余运算在编程中可是个大明星,特别是在我们需要根据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来决定程序流程的时候。
比如,我们可以用它来筛选出所有的奇数或偶数,或者在循环中跳过偶数或奇数。
总的来说,i%2 在if语句中的应用,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解决奇偶判断问题的大门,让程序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
c语言中i+=2与i+=2的区别是什么?
i=i+2 和i+=2 这两种写法在使用上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 执行顺序不同:i=i+2 需要先计算i+2 的值,然后再将结果赋值给i;而i+=2 是先将i的值加到2 上,然后再将结果赋值给i。
可以看出,i=i+2 实际上比i+=2 多了一次变量i的运算步骤。
2 . 结果可能不同:虽然在C语言中,i+=2 被认为是i=i+2 的简写形式,但它们在执行时的算法是有区别的。
以i=1 为例,执行i=i+2 后,i的值变为3 ,而执行i+=2 后,i的值仍为1 这说明这两种写法在结果上是有差异的。
3 . 效率不同:从效率上看,i=i+2 的执行效率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执行i=i+2 时,需要分别读取i和i+2 的地址,并将计算结果赋值给i;而i+=2 由于是复合赋值操作,可以直接利用i的当前值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了效率。
扩展资料:i=i+2 和i+=2 都属于赋值运算的范畴。
除了这两种,赋值运算还包括-=(减法赋值)、=(乘法赋值)、/=(除法赋值)、%=(模运算赋值)、&=(按位与赋值)、|=(按位或赋值)、^=(按位异或赋值)、>>=(右移赋值)和<<=(左移赋值)。
其中,=是简单赋值运算符,而+=、-=、=、/=、%=属于复合算术赋值运算符,&=、|=、^=、>>=、<<=则属于复合位运算赋值运算符。
参考资料:C语言运算符号详解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