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名称表一年级
一年级小朋友们会学到这些汉字笔画的基本名称:横、竖、撇(包括横撇和竖撇)、点(有竖点和撇点之分)、捺(比如平捺这类细分类)、提(比如竖提)、折(这个类别挺丰富,像横折、竖撇、横钩、折钩、横折钩、言挑、风钩(也就是横折斜钩)、横弯、凹折、九钩(横折弯钩)等等)、乙钩、耳钩、走之、建折、乃钩、凸折、易钩、竖折、竖弯、竖钩、儿钩、马钩、专折、鼎折、撇折、斜钩、心钩、弯钩等等。关于汉字怎么写,有个基本的笔顺规则:一般来说,横会先于竖出现(比如“干”字);撇在捺之前(比如“八”字);从上往下写(比如“主”字);从左往右写(比如“林”字);先写里面的笔画再封口(比如“田”字);先写中间的笔画再写两边的(比如“水”字);从外向内写(比如“回”字)。
举个“仗”字的例子,它的笔顺是丿丨一丿乀。
写对笔顺,对书写速度和字好不好看影响不小,考试时也可能会考到。
不过呢,不同地方对于笔顺的规范可能不太一样,所以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绝对正确的笔顺标准,更多的是某个地区在特定时期认定的“相对正确”的写法,比如中国大陆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这里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则:比如写“人”、“八”、“入”时先撇后捺;写“十”、“王”、“干”时先横后竖;写“三”、“竟”、“音”时从上到下;写“理”、“利”、“礼”、“明”、“湖”时从左到右;写“问”、“同”、“司”时先外后里;写“国”、“圆”、“园”、“圈”时如果外部有封口,也是先外后里;写“小”、“水”时先中间后两边。
还有一些补充规则:比如点上在上方或左上方,要先写点(像“衣”、“立”、“为”);点在右上方或字里面,就后写点(像“发”、“瓦”、“我”);对于上下左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外部的笔画(像“厅”、“座”、“屋”);对于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写里面的笔画(像“远”、“建”、“廷”);对于左下右上包围结构的字,也是先里后外(像“凶”、“画”);对于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同样先里后外(像“同”、“用”、“风”);对于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写上方的笔画,再写左下方的(像“医”、“巨”、“匠”、“区”)。
一年级常用笔画名称表
关于一年级小朋友常用的笔画名称,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另外,这里还有一些汉字书写的要点:
1 . 先横后竖:比如“十”、“于”、“丰”、“干”、“丁”这些字,还有包含这些部件的字,比如“木”、“芋”、“艳”、“刊”、“花”、“羊”等,都是先写横再写竖。
2 . 先撇后捺:像“人”、“八”、“入”、“木”这样的字,以及包含这些部件的字,比如“大”、“分”、“树”、“艾”等,都是先写撇再写捺。
不过汉字里没有捺的起笔,所以撇和捺不管是交叉、分开还是连接,都是先撇后捺。
3 . 先上后下:比如“二”、“丁”、“立”、“李”、“昌”、“亨”这些字,还有部分上下结构的字,通常先写上面的部分再写下面的部分。
4 . 先左后右:大多数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左中右结构的字,都是从左到右书写的,比如“川”、“州”、“旧”、“构”、“部”、“树”、“衍”、“樊”(上部)等。
5 . 先外后内:一些独体字和包围结构的字,一般是先写外部的笔画再写内部的笔画,比如“月”、“母”、“同”、“凤”、“凡”、“用”、“叉”、“厅”、“历”、“虱”、“氢”、“勉”、“毯”、“赴”、“旭”等。
6 . 先中间后两边:像“小”、“水”、“办”、“承”、“业”、“率”、“兜”、“燕”这些字,都是先写中间的部分再写两边的部分。
但要注意“火”和“肃”这两个字,它们的笔顺和这个规则相反,是先两边后中间。
此外,“脊”(脊)也是这样。
7 . 先进入后关门:全包围结构的字,比如“回”、“田”、“目”、“国”、“圆”、“面”、“囱”、“卤”等,通常是先写外部的框,再写框内的部分,最后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