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字的拼音怎么拼
1 . 拼音:chóngzi 2 . 基本含义:指昆虫类生物 3 . “虫”作为汉字部首,多用于表示昆虫、蛇等相关的字词,其构造体现了会意特点。4 . 在古文字中,“虫”被定义为有足的动物,而无足的动物则称为“豸”,这一解释出自《说文解字》。
5 . 《孔子家语·执辔》中提到“风为虫”,意指风能化作虫类。
6 . 《淮南子·精神》则有“烦气为虫”的说法,将烦闷之气比作虫。
7 . 《列子·黄帝》中记载了“禽兽虫蛾”,说明虫类与禽兽并列。
8 . 《诗·齐风·桑柔》描述了“虫飞腔稿薨薨”,描绘了虫类飞舞的景象。
9 . 王安石的《笑祥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表明古人观察自然时对虫鱼的关注。
1 0. 《吕氏春秋·览冥》提到“蛟虫死”,暗示虫类也有死亡之时。
1 1 . 类似地,“长虫”在方言中指老虎,“虫虾”泛指鱼虾,“虫虱”指蛀虫,“虫网”则是指蜘蛛织的网。
1 2 . “虫灾”是指因虫类引发的灾害,如“虫霜水旱”是农田常见的四大害,“虫妖”多指蝗灾等虫害。
1 3 . “虫”在古文中也有“虺”的本字含义,即毒蛇的名称。
1 4 .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猨翼之山多蝮虫”,说明该地毒蛇众多。
1 5 . 例如,“蝮虫”就是指蝮蛇,一种剧毒的蛇类。
虫字拼音
虫字的拼音读作“chóng”。该字的基本含义是用来形容具有特定特质的人物,通常带有贬义。
以下是该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蛊虫:1 、指粮食中的蛀虫变成的蛾。
2 、传说中的被人工培养的毒虫。
麦秆虫:一种节肢动物,体型约一寸,细杆状,胸部有七对足,其中第二对尤为显著。
它们生活在海藻上,也被称为竹节虫。
鼠啮虫穿:指老鼠咬食虫蛀。
虫沙猿鹤:古时用来比喻战死或因战乱丧生的人。
水火兵虫:指导致古代书籍损坏的四种自然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籍蛀虫。
亦泛指各种自然灾害或不幸事件。
物腐虫生:指物体腐烂后才会吸引虫子,比喻问题或祸患往往源于内部原因,或是指自身存在弱点时,容易受到外界攻击。
虫臂拒辙:类似螳臂当车,比喻以弱抗强,力量对比悬殊。
鸟迹虫丝:形容易逝或不持久的事物。
夏虫语冰: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受限于狭窄的视野。
百足之虫:指马陆这种多节多足的爬行动物,用来比喻尽管一时衰败,但根基深厚的势力不会迅速崩溃。
也用来指某一恶势力被消灭后仍残留的残余势力。
虫字例句: 1 、这种瓢虫属于肉食性昆虫,注定无法成为素食主义者,特别是它们天生对棉蚜、麦蚜、菜蚜、桃蚜等蚜虫有着天生的敌意,这种仇恨似乎代代相传,永无止境。
2 、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新疆塔城和伊犁地区麦田中,以瓢虫、食蚜蝇、斑腹蝇、蚜茧蜂和蚜小蜂为主要天敌的蚜虫群落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计算与分析。
3 、瓢虫的腿虽短,却能在植物茎秆上快速爬行,犹如小型坦克,因此有人称之为“花坦克”。
瓢虫亦称“花大姐”,背部呈橙红色,点缀着几粒至十几粒黑色斑点,光彩夺目。
4 、有人建议,当蚜虫数量低时,在田间释放瓢虫,利用其捕食蚜虫的特性,以减少对金银花使用农药的依赖。
5 、日间开放的花朵吸引鸟类、蜜蜂、蝴蝶和瓢虫,而夜间开花的花朵则吸引飞蛾、蟋蟀、螽斯和小型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