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形近字并组词语
好的,这是重写后的版本:【源yuán】在字形上容易与以下汉字混淆:塬、愿、嫄、傆、謜、厵、螈、蒝、騵、榞、獂、羱,以及愿。
螈的拼音
好的,这是重写后的:“螈”的发音是 yuán。
跟“螈”搭伙的词语有:蚓螈(yǐnyuán)、蝾螈(róngyuán)、玄螈(xuányuán)、蛟螈(jiāoyuán)、鱼石螈(yúshíyuán)、红瘰疣螈(hóngluǒyóuyuán)、蝾螈果实(róngyuánguǒshí)、螈蚕(yuáncán)。
“蝾螈”(róngyuán)是一种两栖生物,看着有点像蜥蜴,脑袋比较扁,背部是黑色的,肚子是红黄相间的,上面还有黑点点,四条腿不算长,尾巴是扁的,通常在水里活动。
蝾螈(Salamander)这个大家族,也叫火蜥蜴,全球大约有四百多种,被分在有尾目的十个科里。
它们是有尾巴的两栖动物,样子和蜥蜴相似,不过皮肤上没有鳞片,也是很受欢迎的观赏宠物,像北螈、蝾螈、还有大型的水栖蝾螈——大隐鳃鲵。
它们大多住在淡水或者沼泽地带,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它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所以离不开湿润的环境。
当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就会进入冬眠。
在《熙字典》里,《集韵》提到读作愚袁切,也就是 yuán 音,和“蚖”是同一个读音。
书中还提到蝾螈可以治疗蛇毒。
另外一种叫“螈蚕”,《埤雅》说它是一种每年能产两次卵的蚕,也有人认为是不需要交配就能繁殖的蚕,这种蚕就被称为螈蚕。
《淮南子·泰族训》里说,这种螈蚕一年能收获两次,其实挺划算的,但古代法律禁止养它,主要是因为它会损害桑树。
这个词最初写作“原”,后来也有其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