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为什么叫砼
商品混凝土的别称“砼”源于对“混凝土”这一术语的缩写和别出心裁的改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简化表达,“混凝土”由“混”“凝”“土”三个字构成,“砼”字则是巧妙地将“混”和“凝”的偏旁组合,并配上“石”字旁,既保留了原词的内涵,又使表达更为精炼;二是创意改写,“砼”字的诞生展现了语言的创新精神和趣味性,它独特的构造让“混凝土”这一专业词汇在口语和书面交流中更容易被记住和传播。
因此,“砼”作为商品混凝土的别称,既是术语简化的结果,也是语言创新与趣味性的生动体现。
混凝土又叫砼吗
确实,我们常把混凝土简称为砼。它是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一种合成建材。
在中国,尤其是民间,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砼”这个称呼,可能是因为“混凝土”略显生僻,而“砼”则更简洁、更便于日常交流。
砼的主要性能包括:首先,它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能够支撑建筑及结构的重量,确保其稳固和安全;其次,砼在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后,形成坚固的结晶体,从而具备强大的抗压性,有效抵御外部压力和自重;再者,虽然砼本身的抗拉强度较弱,但通过加入钢筋,可制成钢筋混凝土,大幅提升抗拉性能,广泛应用于桥梁、高楼等工程;此外,砼的低导热系数有助于隔热,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砼在高温下不易燃,是防火墙和隔断等防火工程的不二之选;最后,砼的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可循环利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
【材料常识】混凝土为啥叫“砼”?80%的工程人都不知道来历!
混凝土为何称作“砼”?这名称源于“混凝土”的简写,由我国知名的土木建筑结构学者蔡方荫在1 9 5 3 年所创。其背后的原因与目标在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一词虽常用,但书写复杂,包含3 0笔画。
为了提升书写效率,蔡方荫教授设计了“砼”字,仅1 0笔画,显著简化了书写流程。
关于字形与内涵,“砼”字巧妙融合了“人”、“工”、“石”三个部首,象征着混凝土作为一种人造石材。
此外,“砼”字可拆分为“仝石”,“仝”是“同”字的异体,暗示混凝土的性能与自然石材相似。
自1 9 5 3 年面世后,“砼”字迅速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生群体中流行。
1 9 5 5 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在发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中正式推荐“砼”与“混凝土”并用。
1 9 8 5 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确认“砼”与“混凝土”同义,并作为法定并用词,确立为我国工程领域的专用字。
蔡方荫(1 9 01 -1 9 6 3 ),江西南昌人,是一位杰出的土木建筑结构专家。
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归国后,他担任多所大学教授,并在建筑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蔡方荫教授的“砼”字创新,不仅简化了书写,也为土木工程带来了实际便利。
总体来看,“砼”字的诞生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进步,它简化了“混凝土”的书写,提升了工作效率,并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